特朗普做「媒人」 中日關係仍難太樂觀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8/09/04 09:00

分享:

分享:

  • 特朗普「美國優先」促使中日抱團取暖
  • 惟中日在領土及歷史問題死結未解
  • 日本是美盟友,恐難與中國走得太近

政治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中日關係自2012年因日本宣稱「國有化」釣魚島後,多年來陷入低谷,但至近期卻戲劇性地回暖。這或許有「特朗普因素」--華府的貿易及北韓政策,讓中日俱感不安,促使兩國改善關係應對。但中日這種和諧能否長期持續,卻又是似乎未能過於樂觀。

政界傳出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很可能下訪華,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習安會」,成為2012年後首名訪華的日本首相。如能成事,這是中日關係全面回暖的關鍵訊號。

事實上,安倍政府高官要員絡繹不絕訪問中國,其中8月29日,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秋葉剛男在北京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會面,相信旨在協商安倍訪中事宜。31日,日本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與中國副總理劉鶴會談,隨後又與中國財政部長劉昆進行「財長對話」。

日官員密集訪華 為「習安會」舖路

同一天,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與王毅會談,又與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會面。再加上安倍接受日媒訪問時,直指中日關係返回正軌,中日關係的溫度,達至近年最高點。

中日關係走出寒冬,實在拜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賜。特朗普履任後高舉美國優先旗號,政策嚴重傾向保護主義,違諾退出TPP,又向中國甚至歐洲盟友發動關稅戰。這固然令中國深受壓力,日本也深憂自己被波及,在現實政治中,中日有需要加強合作,應對美方反自由貿易的舉動。

再者,日本對北韓缺乏信任,然而美國卻與平壤改善關係,跟北韓領袖金正恩歷史性會面,這讓日本增加對美國的戒心、憂慮日本自身利益受損。這種氛圍,為中日培育了和解的苗頭。

可以說,特朗普曲綫地當了一回中日和解的「媒人」。但要注意的是,中日改善關係的同時,北京與東京之間的兩大死結--領土和歷史問題,根本沒有絲毫鬆綁。

惟中日在領土及歷史問題死結未解

其中,日本仍堅持釣魚島是日本領土,甚至文部科學省7月公布的2022年度高中「學習指導要領解說書(即類似課程大綱)」,繼續要求教導日本學生,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是日本領土。

至於歷史問題,日本政府也沒有對南京大屠殺等重大事件,有回應中國訴求的新表述。因此可以說,中日關係今天的趨暖,恐怕是建基於浮沙之上,未必穩固。

事實上,日本對中國警惕之心也沒有減少。明顯不過的是,日本政府日前發布的2018年防衛白皮書,大篇幅地描述中國威脅,稱中國「企圖以軍事改變現狀,採取高壓式的做法」,在日方聲稱的「尖閣諸島(釣魚島)」活動及推進南海軍事化。

日本是美盟友 難與中國走得太接近

報告還強調了美日同盟,以顯示其所謂的「積極的和平主義」態度。

日本政府釣魚島照舊佔領、南京大屠殺依舊不道歉,這種背景下的中日關係實在不宜樂觀。況且,安倍今天對中國釋出大善意,被指其實可能只是選舉操作--在9月20日自民黨總裁選舉前,展示自己的外交成果,增加勝算。

日本之後對中國的態度,會否保持此刻的溫度,實在有待觀察。特別是二戰後,戰敗的日本一直是美國盟友,至今有數十年根基,美日在地緣政治、安全和產業鏈等領域,利益盤根錯節,日方真的會不顧美方的看法,全面跟中國發展關係嗎?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